校友专栏

ALUMNU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西二楼

 

校友名册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发表时间:2017-10-17 作者:电气学院 浏览次数:

华中科技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526合并成立。

原华中理工大学和华中工学院简介

19531015,华中工学院在武昌建校。当时新中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精神,中南行政委员会决定在武汉建立华中工学院。

在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中,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  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力部分合并组成,是一所机电型的工科院校,8个本科专业,教师314人,在校学生2639人。

1953年建校时,物理学家查谦任院长,彭天琦同志任党委书记。

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6年,学校整体实力已有较大提高,仍是多科性工科院校,基本上是本科教育,以教学为主。 6个系, 20个本科专业, 教师1097, 职工1664, 在校学生6087, 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

1966--1976,“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科教文化战线又是这场灾难的重灾区。但是,华中工学院的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这十年,华中工学院完成的属于填补我国空白的项目有25项。

对这一时期的工作,朱九思在197726给党委常委的一封信中做了这样的概括我认为这几年增设了若干专业,不仅是经过批准,而且是必要的,正确的,加之大搞教育革命,在这种情况下面必须增加相当的人力和物力。因此,我们调进了若干教师,通过科研又增加了设备,所有这些,都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我们适应了这种规律。我们也应该适应这种规律。

197510月:36个专业,教师1655人,职工2500人,在校学生3600余人,当年科研经费205.94万元。

1977--1979年,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学校组织教师调查世界著名大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内把我院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工科大学,使我院培养的科技人才,提供的科技成果生产的试制产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在科学技术水平上,瞄准美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院跨入世界先进的行列,对国家作出较大的贡献。我院的专业建设、教师队伍  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全院教师干部认真讨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明确科学研究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科研的  中心。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创办物质管理专业。1979810教育部党组通知:经中央批准,朱九思任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王树仁、孙盛海、杨玉来任副书记;教育部任  命朱九思为华中工学院院长,王树仁、孙盛海、刘颖、陈廷、马毓义、刘多兴、刘昂、朱德培、孙宝库任副院长,刘乾才、张鸿  卿任华中工学院顾问。经过三年努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基本完成了拨乱  反正的任务,确定了新时期学院的奋斗目标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并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为80年代全面开创学校新局面奠定了基础。1980—1983年改革学科结构,实现三个转变。三个转变内容是:

1.一定要名符其实地把学校办成两个中心,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

2.把学校逐步办成文、理、工、管四个方面综合组成的大学;

3.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主要位置上。

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 年开始实行学位制度。在198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博士授予点中,华中工学院有27个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9个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12位教授担任博士导师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华中工学院10个硕士专业点、4个博士专业点、4名博士导师。研究生人数大幅度增加,1981年招收221人,1982年招收207人,1983年招收287人。到1983 年底,在校研究生人数636人。

1980年创办中国语言研究所,1980年建立科技英语专业,成立外语系,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

1984年--1986年,把工作重点转到提高质量上来。学校领导提出:全面提高质量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84713,研究生院正式成立,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

19841226,教育部在学校正式宣布《关于华中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免的通知》:李德焕任党委书记,黄树槐任院长,朱九思任名誉院长。

学校六五期间共完成科研课题294项,有100多个项目获奖。

国家发明奖10  

国家六五攻关奖5

国家科技进步奖5

国防科技成果奖12

国家部委级科技成果奖50

19881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  学”。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学校开始推行学  院制,对学科专业实施改善、创新、拓宽、增强适应性等大的改革动作。到1994年全校除研究生院和成人教育学院两个学历层次不同的学院外,已建立了:

理学院

文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设置教学改革基金,到94年共拨款260万元,资助了321个项目,其中195个项目已经完成;9596年各拨专款200万元  改善基础课教学设施。设立了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研究成果奖、优秀讲义奖、优秀教材奖。坚持不懈地抓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和学风教风建设,对主要基础课制订了特殊政策,建立了校内的电子实习与金工实习两大基地。实行主辅修制度和学习特优生培养制度,举办了提高班、少年班,取消了补考制度,开展多种单科竞赛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

95年秋季开始,已全部实行适合我校情况的学分制。在全国举行的各类评奖活动中,我校都有较好的表现:1989年、1993年两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有九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其中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 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881992年两届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中,获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  在已举行了三届的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每届进入前三名。毕业生普遍表现出责任感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的供需比连续保持在15左右。近几年80%左右的毕业生分配到国家部、委、重要科研单位、重点高校和大中型企业。

1994年,学校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站,硕士学位点76个。

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  生达到 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

1994--1995学年度,在校就读博士生495,硕士生1737, 本科生9375, 专科生1895, 夜大、函授本专科生3938, 留学生50, 17490人,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几所大学之一。

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  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78年至1994年,共完成科研课题1899项,有848项获奖,其中国家级奖82项,部委和省级奖626项,获国家专利142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8735篇。

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9412月发布的新闻,我校1993年在国内发表的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位居全国高校榜首,也位居全国榜首。被“EI”收录的论文  居全国高校第七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七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

我校现已设立: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塑性成形模拟与模具技术国家实验室,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智能制造开放实验室, 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开放实验室,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中地区网控中心,建校四十周年时,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为我校题词。

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建设第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江泽民

为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大学而奋斗——李鹏

原同济医科大学简介

德国在1870年普法战争中获胜后,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全国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德皇威廉二世推进"世界政策",向海外扩  展殖民地,争霸世界。 1891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Erilch paulun)随舰首次来上海。当他看到上海流行霍  乱、伤寒、疟疾等疾病,且缺医少药时,就决定离开海军,先回德国进修医学。1893年他  再次来到上海,就在德国总领事馆附近设立了诊所,并与在沪的几名德国医生组成"德医公  "1899年,"德医公会"营业不振,宝隆私下通过中国绅商和德国公司、企  募捐到一笔  款项。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克纳佩(W·Knappa)乘八国联军战胜中国的余威,派领事馆参赞费舍尔(P·D·Fischer)施压于上海的中国官员上海道扎饬善堂,拨了座落在张家浜新马路( 现上海凤阳路)旁一块地皮,给宝隆办医院。1900年,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医  院的医师大都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宝隆看到医疗力量不足,拟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馆及德国高等教育司的赞同。1906年,设立了一个支持  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这些物品在启运上海前,先在柏林  医院展览一周,德皇威廉二世和清政府驻德公使孙宝琦曾到现场观看。

19076月医学堂开学前,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在上海不仅号召德国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国洋行向中国商人募捐。费舍尔还要求中国官方资助,捐款金额较多者可成为医学堂董事会董事。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成立了董事会。董事会由1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三个德医公会元老:宝隆、福沙伯、福尔克尔;三名德国商人:莱姆克、米歇劳和赖纳;两名中国绅商:朱葆三(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及上海商务会会长,大买办)、虞洽卿(荷  兰银行买办);总领事馆的副领事弗赖海尔··吕特等。宝隆被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全面负责学堂工作。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  (今上海凤阳路)。1907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文"Deutsch"谐音而来。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5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191012月,德国政府及工商界看到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已取得信誉和办学经验,同  时认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而且近千名德国商人在上海经商,于是他们策划办一所工学堂。1210,德国工商界和银行界领袖集会,推选德国枢密政府顾问费舍尔博士为首,在中国建立一个德国工学堂协会。在费舍尔的号召下,短短几月就筹得175万马  克资金。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事务。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医工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3月17日,上海法租界当局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2年学校迁往吴淞镇。

1924520,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因此,5月20日定为校庆日)。1927年8月,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  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  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学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5"五卅"运动中,同济大学医学院学生就积极参  加反帝大示威,并通电社会,揭露"五卅"惨案真相,控诉帝国主义的暴行。1937年,"·"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学校成为抗日救国会,上街游行,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并多次同上海其他大学的学生一起到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示威,要求积极抗日。学校还组织了抗日救护队,支援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同年8月,日本飞机接连轰炸吴淞地区,校舍  遭到严重破坏。广大师生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有沪西迁,途径浙江、江西、广西、云南,历经艰辛,辗转跋涉千里,于194010月到达四川省宜宾县和南溪县。师生齐心协力,在危难艰苦之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进行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当迁校至江西赣州时  ,医学院德籍院长柏德辞职,由皮肤科专家宁誉任院长,他是第一位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的中国人。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回上海。1947年,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济师生3000多人,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1948年1月,为抗议反动当局迫害进步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课、绝食斗争。解放前夕,学校  组织了应变会、纠察队,积极开展护校应变工作,取得了团结护校迎解放的胜利。1949  5月,上海解放。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唐哲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医学院院长。

1950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由中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主管。同年,300多名师生积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上前线为志愿军服务。1951年6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成立党支部,殷传昭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3月,同济医院从沪迁汉,完成  后期部分的迁院工作。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迁校建校任务完成。

1955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唐哲任武汉医学院院长。同年,山东医学  院卫生系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整来汉与学院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建立了卫生系。1956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1957年2月,召开中共武汉医学院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武汉医学院第一届党委会,设党委常委,殷传昭同志任党委书记。19583月,李光宇同志任党  委书记。同年,增设儿科系(1962年停办,1978年恢复)。19594月,召开中共武汉医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武汉医学院第二届党委会,未设党委常委。李光宇同志任党委书记。19606月,召开中共武汉医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武汉医学院第三届党  委会,设党委常委。李光宇同志任党委书记。1962年,经卫生部批准,学院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第一批改为六年制。同年,在医学系增设了德语医学班,并在部分年级开设了德语普通班。1965年,苏星同志任党委书记。从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学校连续5年未招收学生。1971年,开始招收  工农兵学员。1972年增设药学系。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胜利召开,经过拨乱反正,端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学校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1978年起,学校由卫生部主管,受卫生部与湖北省双重领导。同年,在卫生系增设环  境医学专业。从此,全院各学科恢复招收研究生。1980年,医学系恢复德语医学班,学制  为六年。19812月,张泽生任临时党委书记,裘法祖任武汉医学院院长。同年8月,召开武汉医学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武汉医学院第四届党委会,设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届),张泽生同志任党委书记。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为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建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开设三年制卫生管理  专修课。1984年,吴在德任武汉医学院院长,裘法祖任名誉院长。

1985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吴在德任校长,裘法祖任名誉校长。从1985 年起,在学生中试行学分制和学年制相结合的新制度。1986年,正式成立法医系,7月,召  开中共同济医科大学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同济医科大学第五届党委会,设党委  常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届),叶世铎同志任党委书记。19872月,在马列主义教研  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科学部。同年实行校长负责制,11月,刘树茂同志任党委书记。1 988年创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989年,临床医学专业开始招收留学生,同年,恢复党委  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1年成立妇幼卫生系。批准建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 26月,召开中共同济医学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党委会,刘树茂同志任党委书记,薛德麟同志任校长。同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在校内挂牌。1 993,"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在校内挂牌。同年成立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卫生管理系、教育技术中心。199411月,批准建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19979月,黄光英同志任党委书记,洪光祥同志任校长。同年,学校全面  实行学分制。2000年,新增生物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简介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19817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隶属建设部领导。她的历可以追朔到50年代。她的前身是中南建筑工程学校,由中南地区的郑州高等工程学校、武昌高等工程学校、武汉土木技校、长沙楚怡高等工程学校、长沙市政工程学校、湘乡高等工程学校等六所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合并成立。属中南建筑工程部领导。校址设在风光秀丽的江西庐山。1952123,在庐山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建校开学典礼。

1953年学校迁入武昌,校址设在武昌马鞍山,校名改为武昌建筑工程学校,直属中央建筑工程部领导,同年,广州珠江水利学校土木本科师生又并入本校。19585学校升格为大专,定名为武汉  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同年年底更名为武汉建筑工业学院。 1960年又易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城市建设专业的高等学府  1961年中南给排水设计院专科学校给排水专业师生并入本院。196410月定名为武汉建筑工程学校。197110月与原北京建筑工业  学院合并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之后又改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新建的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9838月破土动工,校址位于武汉东湖之滨、马鞍山麓。东有桃园胜地  称的九峰林公园,西与华中理工大学毗邻,南接关东科技工业园,北与秀丽的东涌风景区相  依。随着学院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占地面积为3973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校园内教学主楼、图书馆、力学馆、物理馆、计算机中心等建筑错落有致,大学生活动中心、标准运动场、游泳池以及蓝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教学活动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学院现设有6个系:城市规划与建筑系、城市建设与管理系、环境工程系、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和社会科学系。本科教育有12个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  设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7个学科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包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道路瑟铁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和经济法。1999年在校本专科学生近5000人,硕士研究生70人,成人教育学生3200余人。毕业生分布北京、上海、广州、湖北、湖南等全国23个省市。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全校  藏书35万册,设有20个专业实验室,向全国发行刊物《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含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还办有其他层次教育,院内设有成人教育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建设系统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学院积极支持倡导广大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建立了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甲级)、风景园林研究所、房地产经营管理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房地产估价事务所等 科研设计机构。承担着国家、部委、省市等科研设计项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逐步建立起面向21世纪国家市建设事业需要和适 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学科体系。

点击进入首页